电视剧《那时花开月正圆》让陕西茯茶进入人们的视野,有关茯茶的热议话题一直没有停止。近期,第二届国际茯茶产业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,论坛以“茯茶产业发展及茶旅融合探索新模式”为主题,旨在展示近年来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产业发展的成绩,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。
一块茯茶 一段历史
泾河新城所在地泾阳县,自古具备制茶的优势条件。起名“茯茶”,缘于此茶只能在三伏天制作。“夏练三伏”,才能成就绝世经典好茶。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茶类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泾阳茯茶承载着600年丝路官茶的初始原味。
“自古岭北不产茶,唯有泾阳出茯茶。”很多人惊奇,陕西泾阳沟壑纵横、黄土厚达200米以上,从来没有栽过一棵茶树的地方,却有着千年以上的制茶史,并且这里出品的茯茶不仅是游牧民族不可或缺的“生命之茶”,还是封建王朝的官府茶、贡茶,其中历史历来为人们赞叹。
茯茶小镇,过去叫“双赵村”,地处茶马古道沿线,水质特别好。从湖南运来的粗制黑茶,在泾阳当地水、温度、气候的共同作用下继续发酵,长出一种有益的金花(冠突散囊菌)。
1958年,因计划经济布局调整,茯砖茶告别发源地陕西,转移至湖南安化生产,曾成就陕商传奇的陕西茯茶加工业就此衰落。茯茶,陕西这张拥有600年历史的“文化名片”也飘零于异地。
2008年,按照古法技艺筑制而成的泾渭茯茶重现茶界,开启了陕西茯茶复兴之路。现在,泾河新城的茯茶小镇已经成为到访泾阳游客的必游之地。走进茯茶小镇,街景宜人,一排排房子错落有致,商户经营秩序井然。
说起茯茶,年过八旬的刘百顺老人有讲不完的故事。1949年,11岁的他就跟随当地的老人学做茯茶,当时,他的家族制作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“天泰运”官茶。70年过去了,他与茯茶结下了不解之缘,也经历了泾阳茯砖茶的跌宕起伏。
老先生这样告诉笔者,“我见证了茯茶的发展、鼎盛、困难、传承的完整过程,泾阳茯茶不仅是一种茶,更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,是中国茶文化的写照之一,我们一定要将它传承下去。”
茶旅融合 做好“三旅”文章
论坛上,全国农技中心主任、中国茶产业联盟秘书长刘天金表示,茶旅融合独具优势,大有可为。茶旅是产业之旅、文化之旅、生活之旅,茶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就是做好“三旅”文章,强产业基础,筑文化底蕴,倡生活方式,以茶促旅、以旅带茶、茶旅互动,拓宽产业链条,提升产业价值。
刘天金认为,拓展茯茶销路要两线并进,“讲好西游记故事,做好东南飞文章”。陕西是高僧玄奘西行的起点,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,历史上,茶叶从这里走向欧亚各国。今天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重启东西方交流新篇章,茯茶要充分发挥地理和传统优势,积极担当“中国茶”代表,为世界提供健康饮品。
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王宏岩表示,陕西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,是我国最早种茶、贡茶的地方。茯茶是丝绸之路“茶马交易”的重要商品,被称为“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”和“西北少数民族的生命之茶”。茯茶近年来蓬勃发展,成为陕西省茶叶产业中名副其实的一匹“黑马”。
论坛主题演讲环节,5位国内资深茶学专家分别从“茶要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”“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展望”“黑茶的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”“黑茶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”“茯茶产业如何助推陕西茶产业发展”5个方面对茯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。
沙龙对话环节,与会代表就如何以茯茶产业为“龙头”带动陕茶整体发展,如何为企业提供多方位发展空间,创立合作发展新模式,以及如何打造特色茶旅体验地等问题进行探讨。
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副主任姚海军表示,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国家级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深入推进,泾河新城茯茶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,茯茶产业不断壮大,茯茶文化广为传承,茯茶美誉不断提升。
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、泾河新城党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张宏伟表示,泾河新城有最神秘的花——茯茶“金花”,还有其他优势旅游资源。他希望,通过此次论坛推动泾河新城茯茶产业迈向标准化、集群化、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论坛上,泾河新城发布了《泾河新城促进茯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(试行)》,从支持对象与范围、生产扶持、茯茶企业做大做强扶持、科技研发扶持、营销品牌扶持、设立优秀企业家奖6个方面促进茯茶产业发展。